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靠德。通过“正衣冠”,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中培养修养,防范“衣冠不正”之弊
“正衣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过去,人们眼中的官员“衣冠”就是乌纱和官袍,现在,虽然大都不再穿所谓“官服”了,但领导干部头上的权力之冕、责任之袍依然是沉甸甸的。如何在“正衣冠”的过程中,达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值得深思。
“正衣冠”首先要正“官帽”,即让每个领导干部明白“官帽”从何而来,位子是谁给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让帽子不高戴,不歪戴,不妄戴,就是要始终尊重民情,体察民意。从制度层面看,“官帽”之下是责任,戴“官帽”的人是治理者,是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所作所为是为了服务公众。只有官帽戴正了,牢记责任、勤勉为民,才能服众,才能治众,也才能领众。
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耍威风,穷做派,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群众非常反感。因此,“正衣冠”还要正“仪态”。“仪态”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展现在人民面前的“物理形态”,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直接感受;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品,是党的形象、政府的形象。毛泽东同志说过: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正“仪态”,就是要根治这种低级趣味。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仪态”正,才能去除糟粕、净化自我、影响他人,才能上下相亲,“厚泽深仁,遂有天下”。
当前,群众意见最大的,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脸难看”,一副不可亲、不可近、不可交、不可信的模样。正衣冠,也有必要正“颜色”。领导干部的“颜色”或“脸面”,实则是领导干部为官的态度,是人品、官品和自我职业认知的外在反映。颜面是否坦诚自然,和蔼可亲,在群众和下属的眼里,其实都清清楚楚。领导干部要做到“和颜悦色”,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客观规律,如列宁同志所指出的,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
从内心深处尊重人民、去虚伪存真情,并不意味着要当“笑面人”和“好好先生”,而是要做有原则的“主持人”,即面对矛盾要讲究方法,唱唱红脸,调和矛盾、促进和谐;面对违法乱纪现象,要不留情面,敢唱黑脸,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维护党和人民的权益;面对“善事善举”,要积极鼓励,唱唱白脸,树立好风气,弘扬正能量。不管唱什么脸,“颜色”都要正、要纯,要用真情。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