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1、森林与水血脉相依,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据专家研究,森林对降雨有着重新分配的作用,25%的降雨量可为植被蓄存吸收。一般认为,5万亩的林木就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
A.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B.保护水源的重要性
C.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D.水与森林的依存关系
2、中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A.中国资源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B.中国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C.中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D.中国资源价格存在着盲目定价和比价关系不合理的问题
3、储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但最大限度的储蓄增长率决不是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只有适度的储蓄增长率才容易带来较优的经济增长率。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储蓄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相等
B.储蓄增长率与最优的经济增长率成反比
C.储蓄的增长速度如果无限度地增长,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D.最大限度的储蓄增长率要求最优的经济增长率与之相适应
4、只要生存本能犹在,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为自己编织希望,哪怕是极可怜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终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铁链拴在墙上,可他们照样有他们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别的苦役犯一样,被允许离开这堵墙,戴着脚缭走动。如果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去。
从文段中可悟出的哲理是( )。
A.生存是第一要义B.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
C.置于死地而后生D.生存的目的在于发展
5、某种茶叶原价30元一包,为了促销,降低了价格,销量增加了二倍,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三,则一包茶叶降价( )元。
A.12 B.14 C.13 D.11
6、小张从家到单位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张上班走这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 )倍。
A.3/5 B.2/5 C.1/4 D.3/4
7、1/4,2/5,5/7,1,17/14,( )
A、25/17 B、26/17 C、25/19 D、26/19
8、1,2,0,3,-1,4,( )
A.-2 B.0 C.5 D.6
9、一次数学考试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考试结束后,小明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题的数目是个偶数。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答错了多少道题( )
A.3 B.4 C.5 D.6
10、三个单位共有180人,甲、乙两个单位人数之和比丙单位多20人,甲单位比乙单位少2人,求甲单位的人数( )
A.48人 B.49人 C.50人 D.51人
11、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曾巩∶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窃朱户
B.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王实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12、奋斗︰成功
A.大雪︰封山 B.学习︰理解
C.财富︰贫困 D.考试︰成绩
【答案】
1、A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其中原因之丁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D是干扰项,“水与森林的依存关系”是说要保护森林的原因,并不是本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所以正确答案是A。
2、D 解析:复述要概括的全面、精炼。D选项中“盲目定价”对应第一点“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 “比价关系不合理。对应第二点,D是四个选项中表述最全面的。
3、C。解析:这是一个文意理解的题型。材料中提出了“适度的储蓄增长率才容易带来较优的经济增长率”的观点。材料中的关键词是“适度”。A的“相等”与“适度”不是同一概念,不符合文意,应为错。B的“成反比”与文意相矛盾。题干中“但最大限度的储蓄增长率决不是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已经否定了“最大限度的储蓄增长率”,因此可以否定D。C项最符合文意。
4、B。解析:“如果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去。”B项内容最符合材料意思。
5、B。解析:设原来茶叶的销量为1,那么现在销量为3,原来收入为30元,现在收入为30×(1+3/5)=48元,每包茶叶为48÷3=16元,降价30-16=14元。
6、D。解析: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则可以设路程是1,时间也是1,那么平路的速度为1÷1=1,又因为上坡和下坡路各一半也相同,那么上坡和下坡的路程都是O.5。下坡的速度为1.5,则下坡时问为0.5/1.5=1/3,因此上坡时间为1—1/3=2/3,上坡速度为1/2÷2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