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中央巡视组今年第二轮12个巡视点都被指出了顶风违纪等问题、超职数配置干部问题,而广西、四川、江苏、河北还被指存官场“圈子文化”。四川被指出“一些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广西被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江苏被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河北被指出“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
粗略分析起来,这里所说的“圈子文化”大约是两类,一是官员之间的“圈子”,一是官员与老板之间的“圈子”。这两个“圈子”由于和官场密切相关,又以官员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可统称为官员“圈子文化”。
“圈子”而有文化,圈外之人难得其要领,但“圈子”的历史可谓久远,于世道人心的影响至今未绝,近些年连官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染。我们可以说,做了孟尝君的门客,那么就进了孟尝君的“圈子”;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当然更是著名的“圈子”,即使在今天依然脍炙人口。在过去的某些时代,民间“圈子”的存在或不无正面意义,而今日官场之“圈子文化”则有害无益,须大力荡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欲加入某个官场“圈子”,校友、同乡都可以成为媒介,但仅此还不够,虽然也不像林冲那样要交一个骇人的“投名状”,但吹吹拍拍、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剖心效忠、利益输送是断不可少的。公职人员成了长官的家臣,成天琢磨抱谁的大腿又怎样才能抱上大腿,搞得官场乌烟瘴气,哪有心思工作?
但官场“圈子文化”的消极影响远不止于此。你有你的“领地”,我有我的“圈子”,一个组织就被切割成一个个“小山头”,看上去似乎还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实则不过是一群各怀心事的乌合之众,哪里会有什么凝聚力、战斗力?而且,既云“圈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其观念基础和行为准则,对内必拉拢腐蚀,对外必同心排拒。“圈子”排拒的不仅是“非我族类”的个人,也不仅是其他“圈子”,还包括来自中央于己不利的政令。“圈子”永远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之上,为了“圈子”的利益不惮于为所欲为,不惜牺牲党和政府的形象,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可以说,官场“圈子文化”是败坏官场风气、社会风气的毒素,是侵害党和政府肌体的毒瘤,不加以大力扫除后果不堪设想。
扫除官场“圈子文化”,首先就要扫除官场上各种各样的“圈子”,以及基于各种官场“圈子”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既然他们幻想“一荣俱荣”,那么就要让他们“一损俱损”。一个地方的官场“圈子”不除,就可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派来的官员再廉明精干也难有作为,甚至可能被同化,阳奉阴违、欺上压下、排斥异己、无法无天就会是这个地方官场的主流文化。这可说是治标。
若说治本,则非对制度加以完善不可。任何“圈子”都少不了一个核心,也就是“老大”。孟尝君之所以有“食客数千人”,能形成广泛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因为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养得起。今天官场“圈子”的形成,则更多靠的是长官手中掌握的权力,并且权力不受约束地滥用。在他主管的那个“小山头”,他就是一个“山大王”,可以让一个人平步青云、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一个人老死郎署、倾家荡产。如此势焰熏天,一根毫毛都可以压死人,伶俐之徒固然趋之若鹜,善良之辈也只能寻求自保,如何能不结成团、形成圈?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