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从文化传统看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2014-10-13 | 来源:华智培训

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洞悉历史和现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他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表达了近代以来艰辛跋涉的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是激励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旗帜。

   

    伴随中华民族的日益富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国际上有一些人对中国梦的实现心存芥蒂和疑虑,担心中国发展强大后会对别的国家构成威胁,抛出和散布“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梦误解为“强权梦”“扩张梦”“霸权梦”等。实际上,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曲解,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族性格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读。

    中华民族素来推崇以“和”为导向的为人处事的观念。“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中的这句话,将和睦、和谐看作圣君明主治理国家最值得称道、最为可贵之处。《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主张“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肯定差异和不同实乃事物发展的规律。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其“和”的核心是协调不同,求同存异,寻求不同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和平共处。孔子宣扬的“和而不同”理念,体现了对差异和不同的尊重与包容,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象,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经坎坷而跋涉前行的重要精神滋养。这种理念赓续数千年,一直受到国人的推崇,它在当代的最佳表述,就是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理念和立场,与某些国家推行单边主义,有意或无意地实施具有精神殖民色彩的文化霸权实有霄壤之别。

    10多年前我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和汉普舍尔学院访学半年有余,给美国及西方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时,曾谈到孔融让梨是中华传统礼仪和美德的表现。美国及英国学生都说“让梨”固然值得肯定,但“争梨”也并非不好,某种意义上还更值得提倡。美国及西方社会更多信奉“竞争哲学”乃至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华民族则更多推举“和为贵”思想与宽厚中和的“中庸之道”。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美国及西方文化基因的显著差异之处。西汉张骞两次率队出使西域、明朝郑和七次带领庞大船队远游西洋,为什么丝毫没有侵占别国土地、掠夺别国财富,而是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中国人崇尚的君子人格向来鄙视和不屑于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访问蒙古国时发表演讲所说:“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居于世界强盛地位,却从未称霸,而是近睦远交,协和万邦,主张四海一家,共同发展。中华民族血液中缺少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文化基因,绝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逻辑。不论从文化传统看,还是从现实作为看,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又是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携手发展的和平梦。

   

    从历史文化传统看,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强盛梦与和平梦的统一,也是人民富裕梦与公平梦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已初步迈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富裕幸福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比较一下国民经济增速与居民人均收入指数会明显发现,多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较快,老百姓收入虽然也在不断提升,但后者的增长幅度远不及前者。不仅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而且城乡差距和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也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不仅直接事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而且直接事关社会的公平公正,是实现中国梦,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必须解决的问题。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就是说,不必担忧财富不多,而要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口太少,而需担心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了就见不出贫困,关系和谐了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定了就不会倾覆。孔子这里所说的,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在提倡“平均主义”,而主要是强调“不均”会导致人们的“不安”,进而易于引起社会的震荡,实际上是申述公平公正对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礼记·礼运》还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建立在平等公正基础上的“大同”梦想,是古代先贤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历代中华儿女向往和追寻的目标,与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源流相承,一脉贯通。

    正是如此,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在于做大蛋糕,使人民真正富裕起来,而且在于分好蛋糕,让人民更多享受公平正义的温暖阳光。对此,党中央明察秋毫,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有效措施。面对国民经济发展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存在明显落差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面对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以及市民与农民同等待遇等问题,国家目前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及一系列惠民惠农的利好政策,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村民与市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面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收入落差过大、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严重不平衡、少数人富与多数人富矛盾尖锐等问题,不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部署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国家还在资源配置、政策倾斜、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调整已有利益格局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深化改革,为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孜孜以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孕育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又深深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里汲取营养,领会和理解中国梦的深厚底蕴与丰富内涵,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梦包含的多方面多层次题中之义,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的艰辛努力,逐步接近和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目标。

欢迎关注上海华智公考微信号(witsunhz),或扫码领取该项目备考资料!
7天免费畅学卡
 课程推荐
 加入学习小分队
微信扫一扫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400-821-0721
  • 杨浦
    杨浦学习中心
    电话: 021-65650586
    地址: 杨浦区国定路335号三号湾三号楼7层
    客服微信

    桂老师

    15921932258

    客服微信

    李老师

    13585512509

    客服微信

    刘老师

    17717222736

  • 徐汇
    徐汇学习中心
    电话: 021-64268056
    地址: 徐汇区华山路2088号汇银广场南楼6楼
    客服微信

    汪老师

    13391256779

    客服微信

    王老师

    13585512605

    客服微信

    周老师

    19916744766

  • 松江
    松江学习中心
    电话: 021-57709496
    地址: 松江区文汇路955号文汇新天地3楼
    客服微信

    吴老师

    18001770796

    客服微信

    于老师

    19946127488

    客服微信

    樊老师

    18917874588

  • 浦东
    浦东学习中心
    电话: 021-50888391
    地址: 浦东新区沪南公路9875号润业大厦5楼
    客服微信

    陈老师

    18117127207

    客服微信

    童老师

    18321250548

    客服微信

    张老师

    18017809371

    客服微信

    廖老师

    17701706182

  • 嘉定
    嘉定学习中心
    电话: 021-59949686
    地址: 嘉定区博乐路85号102室
    客服微信

    陈老师

    13918156994

    客服微信

    周老师

    15000167376

  • 崇明
    崇明学习中心
    电话: 021-69488065
    地址: 崇明区城桥镇八一路733号
    客服微信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客服微信

    章老师

    18016289781

  • 青浦
    青浦学习中心
    电话: 021-59860081
    地址: 青浦区浦仓路498号
    客服微信

    宁老师

    19946094266

    客服微信

    张老师

    18049795126


Copyright©2003-2024 上海杨浦区华智进修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105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