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背景链接】
2014年8月,随着中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各种名目的“谢师宴”“升学宴”多了起来。宴请的方式固然有“人情”因素,但在一些地方,“谢师宴”“升学宴”却变了味,甚至异化成敛财工具。在反对“四风”、厉行节约的社会背景下,各地出台针对身边群众不良现象的“禁令”引发诸多争议,如何注意方式和效果,使“禁令”更具执行力,值得思考。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社会风俗。老师们辛勤教导学生,学子们高考成功、升学顺利,即将迎来人生新的阶段,家长们借清茶淡饭等方式感谢老师的培养和辛劳,也是人之常情。但问题在于,近年来“谢师宴”在一些地方沾染了铜臭味,陷入了攀比风,甚至成为一些人寻租和敛财的工具。
一些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抓住感谢老师、办升学酒的机会,拉上下属、同事,以谢师之名收取红包,有些人则“顺水推舟”,在“谢师宴”的幌子下狠狠地“意思意思”一番,为将来办事情、走门路打下铺垫。也有一些教师要的不是“谢”,也不是“宴”,而是真金白银,有违师道尊严。
谢师本来重在表达心意,在仪不在宴,尚俭不尚华。然而,在不少地方,翅鲍入席,烟酒满桌,争相攀比,一些家长为了充面子而盲目举办“豪华”谢师宴,背后存在斗富摆阔的攀比心理。一些商家也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大打“高端牌”,将谢师宴的价格炒得极为离谱。在有的地方,办谢师宴风气之盛,竟然已经蔓延到了幼儿园。过度奢华的谢师宴,既造成了“舌尖上的浪费”,也让师生之间的情意平添了庸俗的味道。铺张浪费重,人情往来繁,更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这样的谢师宴吃在嘴里不是滋味。
[应对措施]
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形成刚性约束,是加强反腐倡廉的根本。整治党员干部宴请奢腐,严惩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借机敛财确有必要。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定出台制度,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定越具体,才越有针对性。还要考虑执法执纪的力量、手段、效果。除了加强宣传,还需确保公开透明、防止选择性执法,这样才能争取干部群众更多的认同,取得令行禁止的实际成效。
各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进行思想动员,宣传教育“升学宴”之风的危害,各“升学宴”家庭要主动不摆宴,在孩子金榜题名时来个家庭内部小聚会,不给自己添麻烦,不给别人增负担。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净化社会风气,公职人员理应带头做,树立好榜样,刹住谢师宴的不良风气。
【微评】
让谢师宴远奢华、有节制、防变味,是社会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其洗尽铅华,回归感恩的味道,吃出浓浓的师生情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如何表达感恩,也是一道社会考题。现在,随着谢师宴遇冷,“一张合影作留念”、“一个电话表谢意”、“一条短信送祝福”等朴素方式越来越多出现,这也是新风尚的体现。一个教人求真向善的老师,肯定不会以一顿饭的丰俭来衡量学生的心意。只要诚心诚意,只要风气纯正,我们其实有很多种谢师的方式,这也是老师们乐于接受的回报。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