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第一步:大致浏览试卷了解材料
一是,需要特别注意,这里的第一步是浏览试卷而不是材料。在这一步中,先不要去读具体的材料,只要做两件事,一是了解材料涉及的主题和大致篇幅;
二是,了解问题的数量以及问题的大致内容,对材料的初步处理,是对材料最高度的把握,是从外部看材料。这一步是最简单的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问题的阅读。问题不仅能够揭示材料的主旨,有时前后问题之间还存在密切的联系,答题时可以互为参考。
第二步:具体浏览材料
一、浏览材料的前提
1.只看不读
在浏览材料时,有个基本原则--“欲慢则不达”,也就是说在这遍阅读中,要读得越快越好。因为这遍阅读是对全篇材料整体的把握,如果读得慢了,去纠缠一些细节,就会导致我们对材料整体把握不清,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浏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哪怕是内心深处的声音也不能发出来。同时,也不要出现指读等方式,这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还有考生阅读时,总担心自己漏掉了什么关键的地方,读了一遍不放心,又多读一遍,在这遍阅读中,也是很不恰当的,读的时候不要回头读,也不要逐字逐句读。
2.搁置问题
搁置问题也可以说是暂时忘掉问题。有人会觉得奇怪,开始读了问题,为什么现在又要忘掉问题呢?既然现在要忘掉问题,那开始对问题的阅读不是显得多余了吗?至于为什么要忘掉问题,是因为带着问题阅读会严重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忘掉问题就是抛开这个包袱,轻装上阵。那么为什么前面又要阅读问题呢?这是因为对题干的阅读有利于我们把握材料的主干,同时对题干的总体把握,对后面的单个问题的作答会起到提示作用,所以阅读题干是有必要的。
总之,在浏览材料过程中要牢牢记住两个字——速度!
二、辨别材料信息量
1.剔除无用材料
有些考生会觉得奇怪,材料还有无用的?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不仅有,并且很多时候无用的材料还很多。尤其是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都会有一些多余材料。多余材料就像你在买菜时候的水分,或者菜根上的泥土,一定要先清除。哪些材料是无用的呢?
(1)单纯谈背景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空洞无物,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材料,既不说明问题,也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类材料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
(2)重复的材料
通常这类材料在要被删除的材料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尤其是在材料非常多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一些重复的材料。对于重复的材料,只要留一段就可以了。到底留哪一段呢?一是看哪段的信息量更大,二是看哪段材料的内容少,三是看哪段材料更加具有代表性。要尽量留信息点集中、字数少、代表性强的材料。
(3)错误的材料
这类材料从数量上来说比较少,如果没有改错之类的题,删除这类材料很重要,这样的材料内容是错误的,不仅不能帮助你答题,反而会误导你,影响你的得分。例如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材料9:
(4)描述极端事件的材料
申论考查的对象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普遍长期性,而材料经常会有一些讲述个别极端事件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在浏览时是可以删除的。由于这类材料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千万不要被吸引进去,阅读材料时要把握主动权,始终记住自己在处理材料,不要让材料把你给“处理”了。
(5)谈外交、国家意识形态的材料
这类材料相对来说比较少,但偶尔也会出现,主要都是在讲一些大的、往往与考试主题没有太大关系的问题,在阅读时是可以删除的。
最后,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可以删除的材料是针对所有题的,也就是说这些材料不管答什么题,都是可以不用看的。阅读时要自然,如果有需要删除的材料就毫不犹豫地删除,如果没有这样的材料,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2.区分精读和略读的材料
需要删除的材料,我们还要对删除之后剩下的材料进行处理,区分它们的主次。在删除之后的材料中,又可以把材料分为不重要的材料和关键的材料。所谓不重要的材料不是说没有用,而是用处不大。把不重要的找出来,剩下的就是重要的了。
(1)关键的材料
关键的材料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判断,一是关键的人,包括专家、内部人士、两会代表、官员等等。另一个是关键的内容,涵盖关键内容的词语、句子、段落主要包括:作总体性介绍的地方,提出问题的地方,表示原因、影响、结果的地方,作说明、评论和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地方,做总结、概括的地方。这些词语、句子、段落往往在每段的开始和结尾的地方,对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注意,这一步中只需要把这些地方标示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仔细分析。始终不要忘记这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对材料的总体把握,而不是对细节的把握。下面是一些关键材料中的关键词。
(2)不重要的材料
不重要的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量罗列数据和表格的材料,另一类是描述细节的材料。这点恰好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相反,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资料分析中,数据和表格是重要的;在判断推理中,细节很重要,而这些东西在申论中恰恰不重要。虽然申论命题越来越具体化,但申论考试还是一种宏观的、大概的考试,而不是微观的、具体的考试,这点需要大家弄清楚。像这样的材料有很多,描述的是过程和细节,只需略读就可以了。
第三步:针对问题仔细阅读
完成了材料的浏览就进入针对问题的阅读阶段。第一遍阅读已经看过问题的题干,在针对问题阅读的时候,要把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要注意发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回答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就不会完全拘泥于一个小问题,而是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背景下来回答,是对全部题目整体的把握。因为在浏览材料时做了铺垫,这遍阅读就会容易一些。浏览材料是对材料的总体把握,答题阅读则是对问题的具体把握,在浏览材料时我们的原则是“欲慢则不达”,针对问题的阅读则是“欲速则不达”,在这遍阅读的时候大家要慢慢读,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小步骤:
一、收集信息点
在收集信息点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出很多的信息点,然后对信息点进行概括归类,还有一种是把信息点分成一些大的类别,然后把具体的信息往其中添加。
二、筛选材料
浏览材料时清除了那些无用的材料,在答题阅读时,要根据具体的题,排除那些和题目无关的材料。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和哪些材料有关系,就阅读哪些材料,和这道题目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就不读。解答对策类题,就把和对策相关的材料选出来;解答分析类题,就把问题类的材料选出来……把材料选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一定是奠定在对材料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没有浏览材料时对材料的全面梳理,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三、信息点的分类与组合
在尽可能多地收集完信息之后,要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收集信息要尽可能多,但答题时不能够答十几点甚至几十点,那样显得答题太松散,不具有概括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分的基础上把信息点合起来。分是为了更加清楚全面,合是为了更加具有概括性,这两个步骤都是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四、特事特办——特殊题型的答题阅读
这里所谓的特殊并不是指问题本身特殊,而是指和本文讲的阅读方法比较起来特殊。这类题包括两类:
1.不用借助材料的——只需要看题干,不用借助材料就能回答,主要包括判断辨析对策以及背景熟悉的评论观点。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客观的错与对很难判断时就需要我们借助材料的内容。
2.不能筛选材料的题--要求所有材料都要阅读,也就是说所有材料都和答题内容相关,或者说一个题答题的信息隐藏在所有的材料中。这类题主要有两种,一是概括内容,还有一种就是文章的写作。如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这道题就是要概括材料中的所有内容,不能说这段材料要概括,那段材料不概括,除了把无用的材料删除之外,其他的材料都要阅读。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