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网友总结了中国特色的10大族群,你属于哪一族?
1、蚁族
这个族群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
2、考碗族
近年来,持续火暴升温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催生”出了一个特别的族群——“考碗族”。“考碗族”以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为“金碗”贵族,考上直辖市省级公务员为“银碗”爵士,考上地市级公务员为“铜碗”绅士,考上镇街道一级公务员为“铁碗”骑士。
面对如火如荼的公务员考试,不少“考碗族”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甘愿放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开出的高薪聘请条件,在家待考。幸运者几年内就考上了,不幸者还是执着地等待着,以至于耽误了青春和成家的美好时间,也是最为悲情的一个族群。
3、嫁碗族
除了有考碗族,中国还有一大特色族群——嫁碗族。嫁碗族是以“要嫁就嫁公务员”为口号的择偶一族。他们普通认为公务员是当下公认的最幸福的职业,如果自己没考上公务员,有个“公务员老公”或“公务员老婆”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既能保证婚姻稳定,还能提高社会地位。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无奈地“逼”出了一群“考碗族”,而为了幸福的生活同时也冒出了一群“嫁碗族”。公务员这个职业不但在就业方面很吃香,而且在女性择偶方面也很“抢手”。
4、钟摆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突破城市界限,工作生活双城化、房子两地买、婚姻周末化,社交网络多城交叉,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钟摆族”(pendulum clan)应运而生。
随着京郊经济圈的崛起,北京周边城市出现了诸多“钟摆族”调查显示,“城市生活成本高”成为“钟摆族”出现的首因,67.4%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城市房价高”(60.9%)。
5、新丁克族
早几年,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着一种名为“丁克”的生活观念,意思是夫妻双方拥有良好事业和收入,婚后却不生孩子,他们主张摆脱传统婚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倾向于过高品质、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
但是在中国,生儿育女历来是头等大事,加之在父母的催促及传统观念的压力,近年来大多“丁克”又开始生儿育女了,可他们却步入了另一个“新丁克”的模式,即只生孩子不带孩子,孩子交给老人带。
6、恐归族
有道是:春节将至子不归,父母思儿双泪垂。纵然理由万千条,当知团圆年更美。如今,这句话却成了当下年轻打工者最沉重的包袱。
在许多地方,回家过年意味着大派礼物、大送红包,这对年轻人来说已变成沉甸甸的负担,于是造就了一批春节“恐归族”。
7、赖校族
近年来涌现的新奇大学生族群,主流观点认为,是因为社会太苦,好工作太少,压力太大,拿的工资又低得令人心情纠结,租房费用高得像个“杯具”等等原因造成的。
这些赖校的学生有些已经工作,有的并不缺钱,只是留恋校园的生活快感,只有少数是持续在希望不大的各类晋级考试上使力。他们的很多特征与很难断奶的婴儿类似,比如贪恋学校生活设施方方面面,觉得学校方便,便宜,惧怕社会,讨厌上班族的新生活。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会向父母隐瞒事实和制造已工作假象。
8、啃老族
啃老族的族群特征就是一般处于25到35岁之间,失业或无业,呆在家里,靠父母过活。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
9、捏捏族
“捏捏族”是一个新出现群体,多由年轻白领组成,因为客观环境竞争激烈、主观心态调节不当,他们选择到超市“虐待”食品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损坏的食品主要有饼干、方便面、蛋糕、速冻水饺等,还有各种罐装饮料被拧开瓶盖“放气”。一位捏捏族在其网上日志中写道:“每次去超市买东西都喜欢趁服务员不在的时候捏几包方便面,那声音,那手感,让我得到极大的满足。”
10、奔奔族
“奔奔族”,“东奔西走”之族,最早来自于一个汽车品牌——奔奔。奔奔族是生于75-85这10年间的一代人,他们大部分人仍然处于“在路上”的事业长跑阶段,荷包尚不够丰满;同时,他们又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时刻承受着压力。
他们甘当草根、为网络而生,他们玩命工作,痛快享乐,却由于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提前预支享受生活,他们特立独行张扬自我,却容易在香烟加可乐中得到满足。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