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回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一条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轨迹清晰可见。一旦从“有形之手”转向主要以“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中国经济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短短数十年间,经济总量便跻身世界前茅。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改革只是走到了半途,形成行政和市场“双轨”状态下的二元化格局,导致市场信号失真,社会资源错配,经济效率低下。所以,当改革面向未来再出发的时候,必须坚持走市场化之路,通过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释放增长红利。
首先,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市场的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减少政府对企业等市场主体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政府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切实将职能转向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当好“守夜人”。所以,通过权力下放,全面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一环。
其次,进一步推动劳动力、资源、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通过要素松绑释放要素效率。如以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以及直接融资等全方位金融体制改革,避免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良性循环,实现金融体系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
第三,建立公平、公正的规则体系,将市场运行纳入法治的轨道,使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公开透明。在市场化的法规体系下,政府应该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当前我国的行政审批事项依然过多,少数地方、部门设置审批、许可的随意性很大,程序不规范,抑制了企业、公民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大量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这都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予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改革正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疾步前行:国务院多个机构调整撤并、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市场化改革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尖锐,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遇到的阻力必然越大。然而,中国改革到今天,阻力最小的路径已经不是最优路径,容易改的部分已经改了,接下来,需要拿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将堡垒式的、漩涡式的妨碍市场化改革深入的“路障”一一破除,才能最终抵达胜利彼岸,才能让中国经济的巨轮驶入更加辽阔的海域。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