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背景资料】
毛主席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怎样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在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再到转战赣南闽西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时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毛主席第一次于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当时,许多党的干部和红军战士不太理解。经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后,大家逐步才认识了这一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和重申的曲折过程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很长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两种提法并用。但在20世纪40年代,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领导人断言,马克思主义是适合于一切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南,不受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因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不科学。毛主席出于尊重苏共的考虑,在苏联人帮助修订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提法。关于这个提法,1960年当刘少奇同志率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出席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时,苏共中央还交了一封给中共中央的长篇《答复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里明确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成果。 党的十四大报告充分肯定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这里,邓小平同志郑重提出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资料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观点解读》)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