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以房养老,就是一款个性化的小众金融产品,用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的话说:“这是个金融产品,不是社保产品。只需金融部门放开即可,和养老无关。”上海七旬老人杨招娣没有亲生儿女,丈夫死后,她除有低保还有套小居房改房,老人该如何养老?在老龄化社会日益逼近的今天,杨招娣老人,只是中国养老困局的一个小碎片,也是国内“以房养老”的首倡者孟晓苏在微博里举的一个“科普”实例——“若租房养老月租1500元加低保够住养老院;若反向抵押每月1.5万元并终生住房,再租出可多得1500元,但房子不能传子女。老人该如何选择呢?”
孟晓苏试图通过这个实例直观阐述“反向抵押”的经济优势和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房子,并有开发自有房子的商业价值的意愿,那么,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每月支付养老金,这种“以房养老”模式就值得选择,在孟晓苏看来,这比起靠低保不够花、留着租或者卖又有钱不敢花,收益显然不言而喻。其实,这种养老模式在国外并不鲜见。但在国内,提出已然10年有余,其间零星试点效果寥寥,正当前途未卜之时,国务院一份文件出台才算峰回路转。
近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层级最高、涉及部门最多、优惠政策最多的养老文件,当然,争议也可能是最大的,就是因为明确提出“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我国将试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在近两年不断传出养老资金缺口较大、延迟退休等忧虑信息的当口,又接收到“以房养老”的信息,让人难免认为这又是在算计百姓的房子。以房养老,就是一款个性化的小众金融产品,用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的话说:“这是个金融产品,不是社保产品。只需金融部门放开即可,和养老无关”。说白了,就是在政府兜底之外,引入金融资本介入养老事务的一款商业保险产品。
老龄化压力,急需多样化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但好事多磨,在推动产品入市受阻后,2006年,孟晓苏牵头创办幸福人寿保险,致力于开发“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但直到今天幸福人寿的主要保险业务中,仍然看不到“以房养老”的身影。而与此同时,南京、上海等地也零星启动试点,却也成绩惨淡:南京试水搁浅,上海6年6例……此情此景,固然与试点政策的设置保守有关,特别是,人们对这一新事物本身的道德正当性颇有非议,但孟晓苏坚信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其信心不免让人想到那个著名的寓言:旅人在沙漠中迷了路,正在口渴难耐之时看到了半瓶水,一人哀叹:“只剩半瓶了。”另一人则惊喜道:“啊!还有半瓶!”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