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这一公共空间加深了人类彼此的了解,强化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快了信息的高效流动,促进了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但是,与我们身处的传统社会一样,在这一新型的公共社会空间中同样存在着违法犯罪行为,在信息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屡有发生,网络诽谤、敲诈勒索以及寻衅滋事行为日益猖獗,使得这一公共空间的健康秩序和社会道德秩序不断遭受污染,从而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必须注意的是,某些犯罪一旦与信息网络相结合,其社会危害性甚至超过传统的犯罪行为。以诽谤行为为例,网络中信息传播的高速化、无限复制性和延展性,使得网络诽谤信息不再受时空的束缚而得以无限扩展,海量的网民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使得诽谤对公民法益的侵害程度呈现几何级的爆炸。因此,较之于传统的诽谤行为,网络诽谤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并且其侵害几乎无法完全消除。网络社会的上述特点,使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的敲诈勒索更容易实现,甚至可能以集群化的方式实施敲诈勒索,从而快速实现不法目的。因此,运用刑罚手段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虽然各国基于不同国情而对相关行为采取了不同的处置方式,但许多国家的立法、司法机关都在探索网络诽谤等行为的惩治对策。
在我国,由于信息网络这一公共空间的新型化、复杂性,对特定违法犯罪行为予以特别规定的文件较为缺乏,加上此类行为确实具有某些新特点,政策上需要谨慎把握,而有关刑事司法解释往往也缺乏系统性。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恰当合理的解释,使得司法机关能够科学认定罪与非罪,极大地发挥刑法打击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信息网络空间的秩序管理。
依据刑法第246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显然,采取刑罚手段打击信息网络中的诽谤、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关司法解释,加上网络公共空间的法益侵害认定具有特殊性,导致实务上对于网络诽谤行为的定罪量刑欠缺统一标准。《解释》细致总结归纳了当前相关网络犯罪行为的特点,明确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均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同样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