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意义深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要建设美丽中国,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农村空间布局。要高起点编制村镇布局、水资源、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规划,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
要推进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农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坚持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优势相结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积极鼓励村集体在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吸引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要推动农业向规模经营转变,促进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农村土地连片集中,根据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整合项目资金,结合土地复垦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要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吸引农民向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集中,促进人口集聚、要素集约,让农民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要把农业生产生态化和清洁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举措,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一是控“源”。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扩大有机肥使用范围,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工程,着力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推进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实行农药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二是治“污”。按照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推广种养相结合、循环利用的种养生产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积极开展秸秆饲料、秸秆发电等多渠道综合利用秸秆试点示范与推广,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
三是活“水”。水是生态之基,贯彻落实“人水和谐”理念,建立农村河道定期轮浚机制,实施拆坝建桥,打通断头河浜,改造束水河段和束水建筑物,畅通水系,加快河道轮浚和水系调整步伐,提高河道自然功能。
创新农村建设举措,塑造中国美丽乡村。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要创新性地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旅游业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在塑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注重把保护乡村农耕文明和自然原始纯朴之美作为第一追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充分挖掘农村特色和优势,力求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塑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创新举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要创新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动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有序推进;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步伐。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