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热点一:青年要拒绝变成“空心人”
1.新闻背景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了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
有位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这样概括她对“新生代”大学生的印象:“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文凭,没文化;成年人,未成熟”。这话难免有些以偏概全,但对一些特征的把握,还是很传神。
今天,许多青年在感慨,为什么人生失去目标、没有梦想,又一次出现了“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困惑。当然,这一问题的语境和内涵,与上世纪80年代曾引发的全社会大讨论已经完全不同。当年潘晓提问时,是个人价值被高度政治化的宏大话语所裹挟,青年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目标被否定。在崇尚能力本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一困境已不复存在。今天青年的无力感则来自于其他的一些因素。
2.观点看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受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巨大影响,“成功”的定义基本为财富权力、名车豪宅这样的世俗观念所绑架。青年的基本特征就是无钱无名无地位、有精力有时间有梦想。几乎每一代青年都是在艰苦逼仄的环境中长大。然而,在今天,这一青年属性被商业化力量剥夺了,“有房有车”成为青年人的“基本需求”。事实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里的年轻人,并不存在能够买房、且必须买房的现实压力,大多是在中年收入增加、生活稳定之后,才购房置业。
支撑这一物质主义人生的深层原因,恐怕还是流行于社会的望子成龙、读书做官、出人头地、做“人上人”之类的“精英主义”价值,就像那个夸张了的“丈母娘经济”,对结婚住房的要求,泯灭了青年人的梦想,压抑他们从择业到择偶的独立自主的追求。许多在强势家长越俎代庖一路“保护”下长大的青年学子,像《家》中的人物那样苟且偷生,重演着上一个时代的悲剧。
当然,也需要在教育和青年人自身上找原因。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在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升学竞争中,人格培养、个性发展等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却被忽视了。正如一些青年人所说,这样的应试教育下,与自己的内心失联,与群体失联,与土地和苦难失联,与意义和梦想失联,与信仰和使命失联。等到走上社会,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所好,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是一个内心没有声音、没有方向的“空心人”。这既是一种人生的失败,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浪费。
改变这一现状,重新点燃青年人的理想和梦想,需要一场社会性的移风易俗,去摒弃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以功名利禄为标志的成功观。孙中山说人生是以服务为目的的,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人生做一大事去”,“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应是物质占有和消费享乐,更不应是养尊处优、骄奢淫逸;而是为公众服务、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公益心,占有越少、付出越多,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真正的精英,就是做最大众的事,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今天的社会,应该建构起这样一种主流的价值观。
热点二:“找老公培训班”
1.新闻背景
5月,上海万人相亲会上,一家“找老公培训班”夺人眼球。这家号称“90天内找到梦寐以求好老公”的婚恋培训机构,目前已开班授课三年多。从推出之初饱受争议,到如今越办越火,不少外地“剩女”也赶来跨省上课。它的培训花费特别高昂,其中最便宜的一项课程为期一天也要2800元,上完一门“恋爱智慧”课程,则要花上4万元,再多学一些的连10万元也打不住。
2.观点看法
学好“婚商”、嫁个“富商”的俗人俗念,既不违规违法,也不有害社会,凭啥就不能实话实说地坦言相告呢?毕竟有不少家境殷实的成功男士抑或“豪门”,未必不喜欢“婚商”较高的聪明女子;甚至有可能会认为,经过这种“特殊培训”的婚恋对象,才更善于理解自己的创业艰辛,懂得强者的脆弱之处,并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贤妻的角色与分寸。
“找老公培训班”之所以成了同类中的翘楚,除了现实社会有不少“剩女”错过了最佳婚恋年龄,还有关键的一点,便是这家婚恋培训机构,自创了一套从浅层次“恋爱技巧”到更深层次“婚商提升”的“婚商智慧系统工程”。“婚商”之说是否玄乎姑且不议,而其告诉学员首先要解决自身“定位”问题,应明白“什么样的另一半才适合于我”的培训理念,确实显得颇具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所“找老公培训班”虽收费不菲,却仍越办越火,似乎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婚姻改变命运”,这不仅仅是“法无禁止即可行”的正常思维,也是是经济社会里人们的自由选择。对于“找老公培训班”的火爆上海滩,社会应该多一些善意包容,少一些吹毛求疵。
热点三:“辛苦几十年,不如一套房”
1.新闻背景
据5月31日《人民日报》,“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单位一套房”。6年前,大学毕业的周妍与北京望京一家外企签订了工作合同,虽然工资不低,但没有住房,一直租住单位附近的一套小居室。同学王姝进入了一家国有单位,工资比周妍低一些,但王姝一上班,就以低于市场1/3左右的价格,分到了单位“团购”来的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几年下来,虽然周妍的月薪还是比王姝高一些,但由于房价上涨,王姝的家庭财富已相当于周妍的两三倍。
2.观点看法
“周妍”们所面临的难题,也正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一道难题:收入分配不公。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量社会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富以不公平的方式被分配,这不仅加大了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而且也是制造社会裂痕的重要根源,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
“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单位一套房”,其实就是这种收入分配不公的绝佳说明。在房改前,市民住的多是公房;自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我国逐渐取消了福利分房,这些公房通过货币化改革的方式变成私房。但近年来“福利房”又风生水起,这些或属单位集资建房,也有大型央企国企“团购”住房,然后用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房价卖给员工,再有就是一些地方的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分房”。
这种收入分配不公,牵涉到利益格局调整、制度法规建设和执行问题,它并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而自动消解,而需要在深化改革中逐步矫正。从2004年以来,有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但每次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其实就是因为改革受制于目前的利益格局。如果不能打破当前的利益格局,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入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只怕收入分配改革还会继续原地踏步下去,让国家付出更大的社会代价。
热点四:就业难题
1.新闻背景
又到大学生毕业季,就业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更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有工作、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也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四有”之中,就业是核心。有工作,就可以自食其力,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所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各项经济指标中,就业率往往受到特别的关注。
2.观点看法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是宝贵资源,但同时就业也是世界难题。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基数大、人才结构不均衡,就业问题在中国尤其难,非从全局高度重视无法破解。
就业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一头连着广大求职者,探寻就业难题的“中国解法”,需要两头着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必须立足中国现实“挖潜”,用好政策杠杆,继续简政放权,释放企业活力,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对于广大求职者来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既要历练本领,也要提高“情商”,进一步革新就业观念、放宽就业视野,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就业的不二之选。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讲要靠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才能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根本上改变僧多粥少的总量矛盾。由此可见,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就业形势越是严峻,就越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热点五:大黄鸭
1.新闻背景
5月2日起,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原创设计的大型橡皮黄鸭在香港维港展出,风靡香港,吸引了不少游客特意赴港观鸭。随后,借着六一儿童节的热闹劲,全国上下也掀起了小黄鸭热,各种山寨版大黄鸭却在国内多个城市迅速被“繁殖”。正版大黄鸭高16.5米、长19米,重达600公斤,天津、重庆、杭州、上海、武汉等多地先后出现3米-6米缩水版的小黄鸭,广州南沙、大学城,佛山等多处楼盘也相继摆出充气黄鸭,广州西郊泳场、长隆水上乐园最近还放出大批橡皮小黄鸭与游客同乐,有网友感叹“地球要被鸭星人占领了”。
对这股小黄鸭热,昨日广州玩具和礼品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其实,我们协会的一些大型玩具厂家也接到了不少订单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可能涉及版权的问题,他们已经拒绝了。毕竟这个鸭子的创意来自国外,我们还是建议生产商注意版权的风险问题,应该有自己原创的东西,不能一味做山寨产品。”
2.观点看法
这批橡皮鸭无一不是假冒伪劣商品。毫无创意之余还大量地涉及抄袭、模仿。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在文化产业上极其薄弱的创新能力。有时候,别国一些新的文化事物涌现,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复制下来,克隆的过程中还添加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元素,这恐怕只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东施效颦。
某些号称正版的山寨大黄鸭,既无相关授权证明书,也无任何身份证明文件,大黄鸭在中国活生生成了“黑户口”。其实,一个国家的创意文化产业该以尊重版权为基础。缺乏版权精神,创意文化就只能如远方的蜗牛,永远爬不到身边。我们何时能扭转这种懒惰的文化模式,何时便可孵化出自己的“大黄鸭”。
大黄鸭子在中国的城市里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我们离霍夫曼讲究的“独创性、非商业”内涵越来越远;把文化变成噱头的事情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我们真正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弱。大黄鸭红了火了是好事,可如果反证出我们的想象力黄了,那才是悲剧。
许多人没有去香港看大黄鸭的条件,便以观赏山寨版“大黄鸭”为乐;因为没有接触一些高端产品的机会,便拿山寨版的产品作为替代……山寨品熙熙攘攘的背后,是一种无知、茫然的从众心理,充斥着对知识产权的无知和轻视。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商品,设计理念是其核心和灵魂,这显示了创作者和追求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山寨和抄袭,正显露了我们对创意的无视和精神的缺失,而这,便是山寨品不会绝迹的生存土壤。
一只可爱的大黄鸭四处被复制。对外,我们恐怕总要背负着中国人不讲规矩、不尊重版权、被低看一眼的愧疚感;对内,我们就难以保持旺盛的社会创新能力,大家只能看到千孔一面的“大黄鸭”,甚至连大黄鹅都看不见。创新不可能是光靠喊口号提倡出来的,还是被“保护”出来的,如果没有对产权版权的尊重和保护,就难以有创新、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当形形色色的大黄鸭、小黄鸭浮在水面之时,我们收获的不该仅仅是触动童心的快乐,更要有一些触动灵魂的反省精神。
热点六:谁偷走了80后的锐气?
1.新闻背景
5月14日,《人民日报》文章《莫让青春染暮气》中提到,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该文章在人民网官方微博上一经转发,便引发大量网友热议。有人表示“含泪中枪”;有人提出反对,称80后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其实还是很阳光的;也有人指出,是什么让80后如此“早衰”?真的能怪80后吗?
对于这种看法,一些网友表示了认同,“土豆先生”就简短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是啊,心累、心老。”网友“我是社工宝”则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不同意见,大意为:80后表现的暮气沉沉,其实是成长环境、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共同造成的,唱老男孩、怀念小时候,其实是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此外,甚至还有90后网友留言称,别说80后了,就连90后也越来越感觉到压力了!
2.观点
80后一代染上暮气,有多重原因。比如艰难的生存压力。权威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大军中既有90后,也不乏80后(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工作难找,心力交瘁,愁眉不展,哪有活力、锐气可言?
应该说,大多数的80后都结婚生子了,梳理他们的人生热点,“房奴”一词不可略过。有人说:“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这是戳中80后焦虑的精辟之论。当每天一睁开眼就要面临一百多元甚至数百元的房贷,压力便如潮水般袭来,年轻人哪还有心情过浪漫而精致的生活?哪还有余钱追求丰富而美好的人生?
就业升职等方面存在的社会不公,也容易摧毁80后的斗志。拼爹,这是另一个热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称,“拼爹”现在已不是个案,“一个靠拼爹才能出头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上一代的资源优势,必须通过公平的渠道进行传递,必须给底层的人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做到这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拼爹流行,绝对会让其他年轻人变得心灰意冷、满腹怨气,甚至心生绝望和恨意。
80后缺乏朝气,缺少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霸气,也与顾虑太多有关。今天,考“碗”大军兴盛,进入公务员行列是不少年轻人的最大渴求,之所以如此,无非是看中工作的稳定,可靠的保障以及或隐或现的福利。
让80后暮霭沉沉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同样应该看到,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会太轻松。白岩松认为,“我觉得每一代年轻人都不容易,……你们现在担心的是房贷,我们那时住地下室,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会有自己的房子和车。青春从来就是不容易的代名词。”青春太过潇洒也许就变成了虚掷,有压力才有追求,但青年人大都希望在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环境下追逐梦想。
梁启超说过,“苟学校青年能人人磨炼其脑力,坚定之意志,倡为风气,普及全国,则诚国家无疆之福也。”青年有活力,有冲劲,本应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只有祛除暮气,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个体价值。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如果都能保持一股朝气,这是人生之幸,也是国家之幸。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