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5题。
下面的三角形表示某省五种产业的数量按地域划分(城区、效区、乡村)所占百分比。图上的字符表示各种工业,三角形的顶点表示100%,与该顶点相对的基线表示0%。例如,该省所有的加工企业中,约有70%地处城市,5%位于乡村,25%在郊区。
F-加工业 G-金融业 H-农业 J-服务业 K-地产业
1.大约有百分之几的服务公司地处郊区?
A.90 B.70 C.50 D.30
2.哪一种产业在城区和郊区的分布大致相等?
A.地产业 B.服务业 C.金融业 D.没有这种产业
3.在郊区的金融企业与在城区的金融企业之比最接近于:
A.1/6 B.1/2 C.1/1 D.2/1
4.哪一种产业在城区和郊区的企业数之和只占该种产业总企业数的25%?
A.加工业 B.金融业 C.农业 D.服务业
5.哪一种产业在城区的企业数和在郊区与农村的企业数之和大致相等?
A.地产业 B.服务业 C.金融业 D.加工业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6-10题。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中国在世界上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0.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50.9%;其中人口稀少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6.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的趋势为:
A.人口密度越稀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B.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C.人口在原来密度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大致相同
D.工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较大
7.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1982年我国的人口比1964年增加了约:
A.27.6% B.33.4% C.44.6% D.50.1%
8.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当时的人口约为:
A.6亿5千万 B.7亿1千万 C.7亿4千万 D.7亿8千万
9.青海省的人口从1964年到1982年,增加了多少?
A.60% B.64% C.70% D.无法计算
10.从1964年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多少?
A.2.1% B.2.4% C.2.5% D.2.6%
华智答案解析:
1.【答案解析】选D。由图中观察得出,分布在郊区的服务业企业稍大于25%,不到50%。根据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答案解析】选D。图中,分布在城区的地产业企业远小于25%,分布在郊区的大于25%;分布在城区的服务业企业恰好达到50%,分布在郊区的在25%和50%之间;分布在城区的金融业企业远大于50%,分布在郊区的大于25%。A、B、C都不符合要求,只能选D。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答案解析】选B。图中分布在郊区的金融业约为30%,分布在城区的金融业约为60%,两者之比大约是30%:60%=1:2。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答案解析】选C。根据图,在城区和郊区的企业数之和=1-乡村的企业数。所以,加工业=1-5%=95%。金融业=1-10%=90%。农业=1-75%=25%,服务业=1-20%=80%。所以在城区和郊区的企业数之和只占该种产业总企业数的25%为农业企业。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5.【答案解析】选B。题目要求在城区的企业数和在郊区与农村的企业数之和大致相等,即在城区的企业数=在郊区与农村的企业数的和=50%,由图可知地产业在城区的企业数=10%,服务业在城区的企业数=50%,金融业在城区的企业数=60%,加工业在城区的企业数=74%。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6.【答案解析】选A。根据材料,A选项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增长了63.9%,为最高。BCD选项所涉及的信息材料未提到,所以都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7.【答案解析】选C。根据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因为面积不变,所以1982年我国的人口对于1964年人口的增长率为33/74,直除首位商4。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8.【答案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74人。所以1964年人口=9600000×74=710400000。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9.【答案解析】选D。根据材料,没有单独给出青海省的人口相关信息,所以无法计算。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10.【答案解析】选B。由前面题可知1964年至1982年,全国人口增长了44.6%,则平均年递增量为44.6%÷(1982-1964),用直除法得出前两位为24。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