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出自( )。
A.《中庸》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3、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4、鲁迅的原名是( )。
A.周作人
B.周瘦鹃
C.周树人
D.周建人
5、下列著名历史事件,除了哪一项发生地点都在同一个省份?( )
A.围魏救赵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澶渊之盟
6、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有一句名言,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之所以失败的实验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是因为( )。
A.成功是否变得失败是个别的
B.成功和失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界限
D.意识的能动性可以超越人们实践水平的限制
7、我们通过五感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各种属性,并在意识中把他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苹果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表象
B.知觉
C.分析
D.感觉
8、以下命题反映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B.理在事先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万物皆备于我
9、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从哲学道理理解,最符合的是( )。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B.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C.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0、“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下列观点与此观点属于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
A.理在事先
B.万物皆备于我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世界是永恒的活火
华智解析:
1、【答案】B。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这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故本题选C。
3、【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是由于中国巴黎外交失败而产生的,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故本题选C。
4、【答案】C。解析: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故本题选C。
5、【答案】C。解析:围魏救赵发生在河南长垣一带;官渡之战发生在河南中牟东北一带;澶渊之盟发生在河南濮阳一带,A、B、D三项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河南省。巨鹿之战发生在河北邢台巨鹿县,排除C项。故本题选C。
6、【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运动充满着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之所以失败的实验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是因为成功和失败是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项当选。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二者有原则性的界限,C项说法错误;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7、【答案】B。解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故本题选B。
8、【答案】B。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法则、众生业力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指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理在事先”将由客观存在总结的规律经验等放在了客观存在的事物之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B。
9、【答案】B。解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项当选。故本题选B。
10、【答案】A。解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法则、众生业力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指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理在事先”将由客观存在总结的规律经验等放在了客观存在的事物之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C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本题选A。
更多上海公务员考试信息,访问21世纪人才网、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欢迎关注上海华智公考微信号(witsunhz),或扫码领取该项目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