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A.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
B.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基础的、低层次的认识
D.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
D.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A.将一普遍原理适用一个特定的例子上
B.混淆了原因和其产生的影响
C.从一个特定的事例上得出一个普遍结论
D.用个人而非逻辑的理由抨击了提倡者的意思
温家宝总理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句话表明( )
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信心.信念.意志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④有了信心就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战胜困难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1.答案:
解析:
“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即人类实践活动,题干指的是人的认识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故答案选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于以下各点:(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 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答案:
解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为A、B、D。
3.答案:
解析:
卡查普曼死于头部受伤属于特定的事例,下手球的投掷方法应被禁止是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本题选项中:①正确;②说法太过于绝对;④项原文中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解析:
战国末期的荀况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他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论证了认识的可能性,指出认识是在主体的认识能力同作为客体的外部事物相接触时发生的。他指出”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意思是说只要你不在意,再好的场景,再大的声音,你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揭示了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握自己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