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一、新闻聚焦
1.教育部公布就近入学新政
1月26日,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人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试图给多地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考试战泼一盆冷水。然而,这项新规并没有被家长们看好。广州家长叶女士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就规定了的,教育部这次规定只是重申, “都喊了这么多年了,可是择校仍然止不住,这次重申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我而言,只要有条件,都会择校,谁不希望自己孩子接受更好教育?”
2.新政引学区房价格飙涨
北京市东城区的培新小学附近,近30年的六层老楼价格已被炒到每平方米6.5万元以上。在中关村等传统学区,一些学区房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10万元以上。“近期各学校登记入学范围陆续公布,学区房价格更是‘扶摇直上’。”北京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就近入学确实可以抑制寻租腐败,促进教育公平,但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楼市的敏感反应。
原本是北京市西城区一所普通小学的浸水河小学因拟纳入“名校”实验二小吸引了不少家长关注。“政策一出,房价就已‘提前到位’,单价同比涨个一万多并不稀奇。”该小学附近一家中介公司的经纪人赵先生说:“由于这里是实验二小的新学区房,每平方米的价格还在8万元左右,比起每平方米30万元的老学区房有不小价差,未来肯定还会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到这里寻求房源。”
3.择校热变身择学区热
新政出台后,以往推优、共建、点招、特长等择校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并呈逐渐减少之势,于是择校剩下了唯一途径,就是买学区房选择好的学区。一些专家指出, “递条子”“送票子”转化为“拼房子”,是把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转变并提前了。
上海某知名媒体近期联合“市民信箱”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52.17%的市民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会买学区房,在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学校名气以76.09%高居第一位。“‘择校热’逐渐变成‘择学区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购买学区房似乎稳赚不赔,价格持续飙升,孩子使用完名额,出售时又能大赚一笔。”
二、评点与解析
1.就近入学新政初衷是好的
当前,一些地方和基层学校出现好学校“掐尖”“权钱”择校等不正常现象,这些错误做法甚至滋生了教育不公乃至腐败现象。与此同时,大量学生为竞争优质初中学位,报班补课、考试拿证,一些不符合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课外培训因此甚嚣尘上。每年五六月份,家长为孩子“小升初”操碎心、跑断腿的情况愈演愈烈,小学生身心俱疲、厌学甚至厌世的案例和教训发人深省。
为了遏制“小升初”乱象,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发文重申“就近入学”“阳光招生”等刚性原则,但由于监督手段乏力、惩戒措施不足等原因,各项禁令往往沦为“一纸空文”。此次新政出台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规定十分细致,也十分严厉,希望能够有所改善,岂料虽然“掐尖”“权钱”择校等顽疾有所收敛,但又带来学区房热的问题,并使这一种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2.没有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根本问题
为什么按下葫芦浮起瓢?原因在于新政没有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症结:教育资源不均衡。按说,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因此义务教育入学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学校行为,学校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因此,教育部门要求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正确的。问题是,既然是基本公共服务,那就应该均等化,如果不是这样,那在家长普遍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下,总是要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无可厚非。
三、对策建议
1.严管学区房的入学资格,避免过分炒作。如不少地方规定,并不是买了学区房就一定能获得入学资格,有的学区房还有落户年限的要求。在北京,一些学校给出了学区落户满三年的入学条件;在上海,也有区内每户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的相关规定。但此方法只能起临时应急的作用,而且长远看效果必然打折。
2.教育资源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应该努力实现均衡化,这是根本。
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
从政策层面,就近入学是公平的,保证适龄儿童基本的入学权利,使得每个孩子都有学校上,但却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于是便催生了高价学区房,有钱买到名校学区房者,便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新的教育不公平便肆意疯长。
让教育回归公平,其实又要回到老生常谈:要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让每所学校的发展都能齐头并进。长期以来,个别学校占据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傲立群头,成为所谓的“名校”,霸占着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长此以往,教育不均衡会愈演愈烈,必然会影响社会公平。长期来看,对教师进行整体轮换,待遇实现平等,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加大补贴力度,都将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