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因为不让座,就挨打、遭骂,甚至上演“今天谁也别想走”这样的拦车闹剧。连日来,一系列“让座纠纷”引起舆论热议。
让不让座,本身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毕竟谁也没有权利,逼迫别人为自己让座。老幼病残孕因为生理上的弱势,属于需要照顾的群体,在公交车上为他们设置专座,保证这部分人的优先权,体现了人道主义和道德关照,这是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道德问题,就应该用道德的方式去解决。我们提倡为老弱让座,但不可以强迫;我们也可以批评不给老弱让座的行为,但这种批评应该建立在互相体谅的基础上。
比如,此次拦车事件中,车上乘客反映:上车后有人让座,两人嫌位置不好没坐,全车人以为老人不想坐,于是再没人让座。再比如前两年的一次让座事件中,一位年轻小伙子因为没有给怀抱孩子的女子让座,被她的丈夫连扇5个耳光。事后,有自称是“小伙子的朋友”的网友爆料说,小伙子本身腿不大好,回家后哭得很伤心。不问事实真相,就劈头盖脸地批评,很大程度上贬损了道德本该具有的道义高度。
但是,不管是打人,还是这次拦车,其本身已经从一个道德事件变成了一个法律事件。如果说,强迫别人让座还只是涉嫌道德绑架的话,动手打人或是拦车,都已经跨过了道德的边界,进入了法律应该调节的范围。打人不管轻重,不管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显然侵犯了别人的人身权利。那拦车呢?《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中有明确规定,“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无人给自己让座就把公交车拦了两个小时,而且当时正值下班晚高峰,不仅耽误了同车乘客大量时间,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利,而且导致公路交通异常拥堵,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其他市民的权益。这显然是一种违法行为,对这种行为的谴责,根本就不应该局限在道德层面,而是应该给予实实在在的法律惩处。遗憾的是,最终警方并未对老人进行处罚,而是直接放行。这样没有承担法律后果的违法行为是否会引起效仿,没有人敢给出肯定的回答,但是,这样的处理结果,显然不利于法治思维的社会养成,也不利于道德本身。
道德和法律同为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社会规范,各自有各自的职能,但也各有各的边界。有些事务,道德层面可以谴责,但法无禁止,法律管不着,比如让座问题;有些事务,道德层面可以同情,比如弱势群体违法,但是法律有明确规定,不能因为违法者本身的弱势属性就不按法律执行。
让座纠纷,可以运用道德的武器进行道义上的讨论和批评。但是,如果像拦车、打人这样,已经上升到了侵权和违法层面,就应该让法律的理性出面,该惩处的惩处,该训诫的训诫。把法律问题混同为道德问题,不仅有损法律的尊严,也容易因为道德层面的争论,混淆了是非,纵容了一些人的非理性行为,导致类似“让座纠纷”这样的事情一再上演。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