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金融改革核心仍集中在“两率”市场化
加快利率化必须在宏观金融领域做两件事,一是取消利率管制,二是放松金融(主要是银行)的市场准入,允许发展民营商业银行,使市场主体多元化。——王小广
总结今年以来的金融改革,笔者有一种看法,就是比过去十年还多。金融改革呈突破态势,有人可能认为这种判断有点夸张。“改革先行”是新一届政府实施“新政”的典型特征,即通过促改革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难题,这一特征在今年的金融领域也显得十分明显。
大家翘首很久的金融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普遍期盼政府一定会降准、降息保增长,新一届政府却换了一种方式来应对形势的变化,不降准、不降息,而是取消利率下限的管制,加快推进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设立上海自贸区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试点。
尽管金融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样的开局令人惊喜,市场的反应也是积极的。现在大家把焦点转向将要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三中全会后,金融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及改革的重点在哪里?这里,笔者想谈一些看法。
首先,在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宏观领域的两大领域金融和财政,其改革的重要性凸现。我们经常讲当前我国经济许多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根本原因是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包括宏观、微观两大领域都陷入体制的僵局。但笔者一直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微观问题,而发展模式(政府所选择的发展战略、宏观政策以及相关的体制)是宏观问题,宏观问题不解决,微观上怎么使力都是“白费劲”,常常是“事倍功半”。相反,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深化宏观领域改革才行。
我们讲资源配置不当或低效率主要指什么呢?从各种生产要素看,我们的劳动力很早就允许充分竞争了,而且劳动力价格尽管受到农民工谈判能力弱的影响被长期低估,但市场化程度总体看还是高的;土地尽管被垄断,但定价不是在市场均衡价格之下,而是大大高于市场化价格(地价泡沫);资源品价格一些环节是放开的,一些环节仍有管制,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我们看到的要素价格扭曲的主要方面是利率的长期低估。在笔者看来,利率如果扭曲,那所有的价格都会扭曲,结果是能够过量使用资金的行业、企业、个人和区域“大占便宜”,形成暴利或超常利润,其他行业、企业、个人则利润缩水,或处于微利状态。房地产是其典型代表,它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各级政府眼中独秀的“支柱产业”。我国的许多垄断利润或暴利源泉是资源低价、土地农转非的高额增值和制造业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收益,但利润的分配则主要是通过金融机制分配,因此,一切低效率、不公平的关键是金融体制机制的缺陷,具体来讲就是利率管制,即人为地将利率水平压低,以鼓励投资和出口。长期将利率水平定在远低于均衡水平的结果必然推动投资膨胀、资产泡沫。实际利率“超低”、资金资源有限性的结合,就会导致大量的寻租和市场扭曲,市场扭曲的表现在2011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表现得极为突出。
笔者认为,正是低利率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别的原因都是次要的,利率过低(2011年实际存款和贷款利率都为-2%左右),就会导致资金需求过旺,而资金的分配则偏向强势集团,他们得到便宜的资金转入市场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利差,这也是影子银行越来越“火”的原因,同时,弱势集团则在正规信贷渠道得不到资金,相反,现有的利率机制(双轨制)会提高非正规渠道(民间借贷)的利率,从而大大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短期解决办法就是升息,长期解决办法则是取消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之首,而要加快利率化市场必须在宏观金融领域做两件事,一是取消利率管制,二是放松金融(主要是银行)的市场准入,允许发展民营商业银行,使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改革涉及的另一部分改革是汇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对此最近学界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说不能迈太大的步子,否则会有很大的金融风险。但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两率市场(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应有个顺序,应该是利率市场化在先,汇率市场化在后。
其次,未来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呢?金融改革的核心无疑仍集中在“两率”市场化上,两者都十分迫切,但从风险和能力两方面看,重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这是牵引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今年的利率改革仅是开了一个头而已,离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还差得很远,利率市场化不仅要放开市场管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较充分竞争的市场形成机制。难在后者,如放开利率管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市场的结构不变化,他们间仍然会形成“垄断低价”(银行的利润与其他产业的利润不同,它是赚取利率差价,只要利差可控且大,利率定得越低,利润会越高)。
对未来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笔者有四点建议:
一是尽快放松存款利率管制。这比放松贷款利率更重要。我国的银行结构最近十多年来在逐步分散化,特别是各地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大量成立,对四大商业银行的垄断形成一种压力,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其主要差距在存款获得上,在存贷款利率双管制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与大银行难以开展有效的竞争,而取消利率管制,特别是取消存款利率管制,银行竞争就会明显展开,特别是中小银行可以通过缩小利差的办法来获得更多的可贷资金和贷款份额,从而对大银行形成竞争压力。
二是亟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实施实际利率为正的规则,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使银行市场约束强化的重要制度建设。那为什么要制定一个实际利率为正的规则呢?利率管制的结果是“利率超低”,其最大的受害者是存款者,当升息因受利益集团的干扰而缓慢或不到位时,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就会出现,这是对存款者利益的蛮横剥夺,人们只知道抱怨这是通货膨胀的一个后果,实际上通胀并不会导致存款者利益受损,而主要是利率管制所致,利率管制导致名义利率增长慢于通胀率的上升,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期,制定一个实际利率必须为正的规则,就能有效地保护存款者利益,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等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再取消这一规则不迟。
三是优先股制度应更多偏向金融上市公司。这对优化金融结构和股市的稳定发展具有双重重要意义。
四是把增加民营银行的指标和促进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民营化结合,促进银行业的民营化进程。这里关键是加强监管。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原标题:利率市场化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之首)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