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近一个月的中国热词,属“土豪”当之无愧。该词在微博上被提及5600多万次,并以排山倒海之姿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也出现在身边朋友的闲谈中。然而,这如病毒般迅速蔓延的流行词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土豪”究竟何指?对于稍微有点儿年纪的人来说,对“土豪”一词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在几十年前的革命语境下,土豪是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且其往往与“劣绅”并用。伴随着今年9月iPhone 5s香槟金的发布、青年与禅师“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网络段子的流行,“土豪”在时间的狂流中转了一圈之后满血复活。
在现有的语境中,“土豪”用于讽刺低品味消费又爱炫耀的有钱人。然而,当国人们言必称“土豪”之时,其实也该明白“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这句真理。
不管在现在还是以前,“土豪现象”在国内外广泛存在。19世纪末,西方就曾涌现出“先富阶层”现象,这些人大肆构筑豪宅、疯狂追逐奢侈品、游手好闲、鄙视劳动,可谓都是“土豪”的前辈。对此,制度经济学鼻祖维布仑挥笔写下《有闲阶级论》一书,彻底分析了“炫耀性消费”的动机和欲望,还就“钱应该怎样花?”给出了理性的建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高速经济增长催生了一大批“new money”,日本人奢侈品大扫荡之足迹,遍及海外。他们挎着相机成群结队地涌入巴黎的奢侈品商店,腰部鼓囊、脸色红润、兴奋地东张西望,指着陈列柜里的皮包,大声地嚷道:“这一排全要了!”这一幕对于今天的中国富人来说,恐怕再熟悉不过。
作为我们的近邻、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似乎也在摒弃“生活俭朴、思想崇高”的苦行僧信条。印度国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有钱就应该拿出来炫耀;他们除了吹响在欧洲买房的号角,婚礼一定要请大牌明星,很多人还制作“黄金圣衣”穿在身上。
由此说来,现实不过是“土豪年年有、今年此地特别多”而已。关于对“土豪”的讨论与批判,除了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现象反思的明镜,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发展的产物。
当然,很多国人对“土豪文化”批判的背后,多少还带着一丝“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心态。在嬉笑怒骂中,已经有很多人站到“土豪”的对立面:有文化,懂时尚,憎恶炫耀性消费。
中国经济正在高度发展,中国人正在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广泛接触世界,更多国人开始寻找更高的品质生活。在探寻的路途中,“土豪们”不过暂时迷失了方向;国人想要完成从“从炫富、到富贵、再到高雅”的演化,则还需要一个艰难的历程。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