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答案
2014-06-16 | 来源:华智培训

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2008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第一题、第二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第三、四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第五、六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例如:在岷江,正在建设的紫坪铺电站,装机76万千瓦,坝高156米,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大渡河整个流域规划建设356座电站,最大的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千瓦,估计移民15万。在澜沧江,规划了14级梯级开发,已建成的漫湾电站装机125万千瓦,目前是云南最大的电站。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2.2004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与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等梯级组成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超出三峡工程装机容量300多万千瓦。报告指出,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3.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92.2%,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原始生产方式和纹面部落等原始社会痕迹。怒江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2年,怒江州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05亿元,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2004年怒江州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贫困村有11个,农民人均年收入978元。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着,群山高耸,峡谷深切,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奇瑰丽的自然宝藏。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  

4.200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写道:力争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测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与恢复。在生态脆弱区,严格控制开发,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   

5.怒江峡谷全长316公里,以其2800米至3800米的相对高差,被誉为“东方大峡谷”。其间高山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瀑布奇丽壮观,处处有雄关要隘、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急流险滩、雪山雄峰和茫茫原始森林。怒江区域分布着植物130多科,900余属,3000多种。其中,竹类1050种,花卉250多种,光杜鹃花就有90多种,兰花150多种,药用植物近1200种,动物505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这里是“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是亚欧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峡谷两岸山体、断层以及岩层的破碎、变质、旁侧牵引现象分布广泛,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是怒江地区特有的土著居民,传统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如傈僳族的阔时节、同心酒、澡塘会、沙滩埋情人、“上刀山,下火海”、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怒族的桃花节、仙女节、密期节,独龙族的纹面女,普米族的吾昔节、火塘文化,此外还有各民族各具特色又互融共生的歌舞说唱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怒江特色的过江工具——溜索等等。怒江州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品牌、八年建支柱”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经济持续增长。1997年至200610年间,怒江州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7.9%,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18.6%,海外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73.13%,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怒江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6.某水利水电职能部门收到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大量意见。政协委员A先生说:有什么根据认为建水坝就可以提高怒江老百姓的生活?这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一部分人可以致富,水电公司的人可以致富,地方官员可以搭车致富,但当地老百姓真能致富吗?完全靠水电站发电,用救济的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远之计,长远之计是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生计。他认为,移民问题不是轻易能解决的。现在报道的大量三峡移民特别是到外省市的移民出现回流问题,就是证据。当然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不可避免,但要权衡。另外还有污水问题,修了水库后,活水变成死水,污染会加剧,怒江也会有类似的问题。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根据有关统计数字指出,全国1600万水库移民现在仍有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她说,这1000万贫困移民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怒江建坝就能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怒江被人类学家认为是民族的走廊,说明有很多民族,有很多的传统,有各自的生活方式。B女士说: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在那里生活,为什么政府在沿江给他们盖房子他们不住,而要回到山上去?如果只看到了一个季节的怒江,而且根据几天的考查就认为老百姓不能在那里生活是欠缺考虑的。某学报C主编提出:怒江作为目前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江河之一,应从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使其成为国家的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另一方面,把怒江作为一个江河生态的对照物和参照系,开展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环境观测活动,取得原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相关数据,与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进行对比,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供依据。他说,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建设。    环保专家D教授认为,不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就贸然施工已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在金沙江建水坝,不是要解决能源问题,三峡上游所有的电站都是为了拦截泥沙,这只能说是在为三峡工程买单,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很多研究三峡泥沙的专家都持这样的看法。但是,真的修了多梯级水库就能解决泥沙问题吗?泥沙一层层拦上去,上游该怎么办呢?

 7.云南大学E教授说:“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确不是解决当地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怒江州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电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认为,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也才有可能使植被不再被当地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指出:“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云南省政府某研究室H主任说,滇西北的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72万亩耕地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的“大字报”地,每亩地的产值回报仅33元,10亩地养活了1口人,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中科院I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怒江建水电站能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老百姓的贫困不可能靠国家救济解决,库区5万移民的代价还是比较低的。从发电角度说,怒江的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100多万千瓦,超过长江三峡18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而怒江的投资只有长江三峡的一半,因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可以用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I院士强调指出:“2100多万千瓦不是小量。”他还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是优先发展的地方,这里发展水电,一部分输出华东、华中,一部分可输出缅甸,从国际形势看,有其战略意义。   

8.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国,大约有16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National Wild and Rivers Act)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用,所以采用居民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20世纪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

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1965年地中海产沙丁鱼1.5万吨,而大坝建成后的第二年(1971年),埃及海域已见不到沙丁鱼了。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区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   

9.漫湾水电站属于开发中的第一期工程。现在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得1亿多元,其中,云南省财政获得5000多万元,所涉及的4县获得5000多万元。漫湾电厂和云南省电力公司共获得1.2亿多元。漫湾电站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对移民的扶持显得十分微弱。漫湾电站实际移民7260人,移民经费实际支出5500万元,其前期补偿严重不足,人均不到8000元,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调查,在库区淹没前,漫湾地区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11.2%1997年库区淹没后,这些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46.7%,收入大幅下降。田坝村距离漫湾电站大坝800米,漫湾大坝截流,村庄被淹,村民们不得不东一家西一家地搬至群山众壑之间。有的村民说:“以前在河边的土地灌溉很方便,而现在山上的土地没有水,种不了粮食,要抽水上山就必须买设备、付电费,可是我们哪里有钱呢?”由于无工可做,无地可耕,一些人只能翻山越岭背井离乡去打工,有的人只能依靠拣电厂的垃圾为生。漫湾水电站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修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运行在市场经济时期。漫湾电站的周边地区,类似田坝村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困难悬在空中,反映、上访多次都得不到解决。漫湾水电站建成后出现的许多问题,超出了工程建设者的预料。移民普遍搬到了山上,开垦坡地,砍伐树木,导致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在1993年蓄水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100多处崩塌滑坡,财政拮据的当地政府找电厂交涉,电厂认为这是后期滑坡,自己没有责任。  

10.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约1050公里,地跨费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7个州。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年,该流域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ressee Valley Authority,通称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到40年代末,TVA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者。目前,TVA电力经营年收入达57亿美元。TVA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1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展。沿河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   

11.负责水利水电的某职能部门,就反对在怒江建设水电站的意见(即“给定材料6”)准备予以答复。讨论后,形成该部门答复意见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内容:慎重考虑生态问题。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坝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严格按20039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好环评报告,就每座大坝的生态问题,制订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国家生态功能区等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开发建设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在生态脆弱及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资源优势,但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转化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对以前那些资源开发规模上去了,但经济发展水平并未相应提高的案例要总结教训。 

 参考文献: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录: 

 1.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作答要求   

(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以下两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三)1.“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该观点,不超过200字。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作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地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四)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以下两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五)给定资料11,列出了某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

1)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  

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六)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  

3)总字数10001200字。

  (二)标准评分例文以及阅卷采分点   

1.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根据给定材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阐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例文: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总体利用率不足25%,尤其集中在我国西南,当地政府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准备在怒江流域开发“两库十三级”水电方案,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怒江州生存环境恶劣,可供利用的其他资源有限,水电开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怒江水电建设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可以使生态环境不因为老百姓出于生存压力而被破坏;滇西北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内没有支柱产业;兴建水利的移民费用低,投资小;水电开发的装机容量大,不但可以满足华东、华中的用电需要,还可以输出国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兴建水利工程导致当地百姓移民,破坏了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开发可以保护当地的自然遗产,对于当地水文条件调查欠缺,而移民的生计问题并不能靠救济解决,水电工程并不能给百姓一个生计;兴建水利后上游变为死水,加剧了环境污染;怒江是我国仅存的原始生态江河,具有保留价值;如果地质情况论证不充分,造成的积沙问题将难以解决。  

本题采分点:指明焦点,概述全面,语言流畅。上述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占据分数大约百分之八十,后一个大约百分之二十。 

  2.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例文:   

水电开发工程都应以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对当地自然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移民安置、招商引资、解决就业进行科学、严谨、系统化的规划和建设,以达到自然环境由恶劣到优美、生活水平由贫困到富裕、经济发展由缓慢到快速、就业机会由少到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顾当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纯粹地获取资源的工程。  

本题采分点:内容方面:照顾当地群众利益和自然环境;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形式:简明,具有条理。   

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该值得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该观点,不超过200字。  

例文:   

G所长的观点是:一些地区人民基本生活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因而在开发水电工程的项目上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相关因素;但是如果某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生活贫困,在基本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为实现地区脱贫,经济发展,发展水电工程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所以兴建水电工程要看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对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怒江问题上,该地区水电可以适当开发。  

本题采分点:观点准确;字数适当。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作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地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例文:   

C主编,对于您的意见,我们已经认真考虑,现对于您的意见作出答复: 

 首先,西南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对怒江的保护并不完善,如果任其发展保留,也可能造成另一种破坏。   

其次,对怒江作全面系统的生态观测区的生态相关数据对于怒江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如果需要与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进行对比,并不一定要完全不开发才可以,合理的规划,全面统筹后一样可以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最后,西方国家基本停止水电工程建设是建立在其水电资源开发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的,而我国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水电资源尚未开发;水电工程对环境的破坏是可以依靠合理的规划统筹来避免的,不能因为在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有困难而放弃努力实现愿望。  

 本题采分点:观点准确,对策可行,具有针对性。  

 4.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②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③总数8001000字。  

例文: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2004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了怒江流域的“两库十三级”的水电开发方案,这一方案可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二、三产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但是,提出的对怒江的十三级开发,是一种掠夺性开发的开始。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全面开发水电资源,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成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的核心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各界众说纷纭。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观点认为怒江州生存环境恶劣,可供利用的其他资源有限,水电开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可以解决当地老百姓恶劣的生活状况。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观点主要认为怒江的水电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对移民的生活不能起到改善的作用。  

 在我看来,我国的水电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尤其是在我国水资源丰富的西南部地区。以预计建设的怒江水电工程为例,预计装机容量就可达2100万千瓦,超过三峡工程。如果对西南地区的水电加以充分开发,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否则就会走上一些失败的水电工程走过的破坏生态平衡,无法稳妥安置库区移民,文化古迹遭到破坏,泥沙淤积现象严重的老路上去。再有,要防止大规模无序开发。怒江流域物种丰富,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一旦遭到破坏,将永不能修复还原。  

 其次,要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这其中包括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在这一点上可以吸取美国田纳西水电工程的经验,如利用水电工程吸引投资,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或者以水电工程入股的形式,使水电工程每年盈利能够实在地放入老百姓的口袋。与此同时,利用水电工程刺激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居民脱离原始的生活方式,从另一个角度保持了原有生态环境不遭破坏。  

 最后,要以水电工程为龙头,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自然景观与宏伟工程的和谐一致,并以此为契机发展经济。 

 本题采分点:与材料所反映的价值指向相符合;观点鲜明;结构合理,符合当前主流路线、方针和政策;语言流畅;文体优美。  

 5.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县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材料11,列出了某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

1)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  

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例文:   

1)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坝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这种说法模棱两可,表达意思不明确,没有表明立场。  

 修改: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因水电工程的修建而遭到破坏。水电开发应坚持先规划统筹,再开发建设的基本步骤,对于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水问题、泥沙淤积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作充分的分析;妥善安置移民,解决移民就业、生计问题,为移民提供就业机会;保证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   

2)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这一说法过于笼统。  

 修改:变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为全面的资源开发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做有针对性的开发。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为提高地区经济效益,不能盲目地进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应该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保留当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对移民给予适当的福利补偿。应用水利工程全面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对于具有旅游资源的区域,还应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避免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盲目开发行为。  

本题采分点:内容修改准确、合理。  

 6.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县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  

3)字数10001200字。   例文:   人与自然    2004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了在怒江流域修建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的“两库十三级”的水电开发方案。如此庞大的水电工程,其规模甚至超过了长江三峡。但是怒江流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原始生态江河,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避免盲目的开发和造成的生态破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成了整个工程的核心。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水电资源开发等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成功的水电工程,例如美国田纳西水电工程,不仅改善了当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的恶劣生态环境状况,而且疏通了水道,吸引了投资,扩大了就业,实现了现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再如我国的三峡工程,同样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从这些例子我们得知,要想做好一个水电开发项目,就要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兼顾开发和保护,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否则就将造成阿斯旺水坝在兴建前未考虑洪水对于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加剧,土壤贫瘠,水污染严重,河流成为死水,疾病流行等严重后果。而这将是当地老百姓,水电设计建造人员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兴建水利工程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造福百姓,如果因为水电工程的兴建,切断了库区移民的生计,破坏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甚至因为兴建水电工程导致自然灾害对百姓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就违背了当初兴建水利的初衷,更不要提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了。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符合循环发展原则,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利用水电开发后的资金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百姓离开库区,也就避免了因为生计问题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以开发带动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借鉴国内外的有益做法,避免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水电工程的兴建,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各种经验教训要及时吸取,防患于未然,如漫湾的移民问题、三峡的泥沙、阿斯旺的整体生态问题及教训都是惨重的;而对于美国田纳西水电工程这样的模范工程,要对其具体做法加以深刻分析整理,争取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电开发模式。  

 我国水电资源如此丰富,发展潜力极大,如果能够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国珍贵的水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那么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振兴,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本题采分点:指出错误认识;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表现;提出对策;对对策进行分析和证明。 

  四、申论考试的命题与阅卷  

(一)命题材料的选题与组成规律 

 1.命题材料的选题  

 命题材料的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侧重于社会问题,而不是侧重于政治问题。 

侧重于中观社会问题,过分宏观的社会问题或者过分微观的社会问题一般不会命题。属于不“冷”不“热”的社会问题。特别的热点也会在命题中回避,而已经过时的社会问题已经没有“申论”的价值了。

国家公务员申论命题侧重于政策,地方公务员申论试题侧重于具体事件。 

 2.命题材料的组成规律  

 命题材料的组成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按照松散的时间顺序排列材料; 

 第二,按照模糊的逻辑顺序排列材料;   

第三,   按照社会现象因素(现象、本质、原因、对策)排列材料; 

第四,   堆砌命题材料;  

第五,   围绕某个主题,打乱逻辑、时间顺序排列材料。  

(二)申论命题规律  

1.大纲解读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摘自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部分

 申论是考什么的?几乎所有考生在复习准备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有的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看了许多政治书籍,有的则在背诵议论文,当问及申论是考什么的时候,很多考生一脸茫然。   

申论考试没有指定教材,也没有官方复习材料,只有区区几十个字的大纲。但是,就是这个字数不多的大纲给了我们一个关于申论的清晰描述: 

第一,   申论考查的是能力不是知识的临时记忆。既然是能力,就是在速成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由习惯慢慢变成能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培养。申论考查的能力包括:概括、理解、分析、对策、综合等能力。   

第二,   申论考查的是现实性较强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公务员制度、道德、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知识均有所涉及。 

第三,   申论需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   

第四,   申论的题型比较复杂,没有定论。“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就意味着申论可以从多方面出题和答题。

    第五,申论的答案绝大部分出自材料,是从材料总结而出,不是凭空想象和杜撰的,更不是任意歪曲或更改的,一切都是“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 

第六,   绝对不能抄袭资料原句,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和加工。   

第七,语言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语言还要流畅,防止假、大、空语言充斥于卷面。 

第八,材料与材料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可以说,每一则材料都可能是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务员考试几乎没有废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是递进或平行关系,每一个材料都能构成答案的一部分。有些地方公务员申论试题具有一些多余材料,试题里面的材料不能构成答案,这是考生应该关注的特殊现象。   

第九,申论文章的标准不是凭主观好恶选材,不是尽情张扬个性的放言宏论,而是准确把握一定的客观事实(背景资料),对提问做出必要的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 

  第十,申论文章的判断标准,可以参照官方使用的“策论”。文字具有规范特色。 

  第十一,申论文体有几个基本要求:深刻反映政务工作需求;具有远见卓识,见解精辟;解决文体具有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文辞有表现力,文理通顺。   

第十二,考试所提供的背景资料,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是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反映的问题甚至有模模糊糊的痕迹,因为不分明,因此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对背景资料的进一步梳理。 

  第十三,申论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这就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来自觉进行角色定位,并进入公务员角色来进行政务或社会事务的处理。   

第十四,要学会运用行政管理、法律、经济、人文科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懂得工作程序,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第十五,申论不是文学创作,并不拘泥于现成的文体,要把材料的观点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点进行有机统一。 

第十六,申论的观点不能偏激,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公务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公务员和政府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具有某种程度的联系,因此,申论不能出现感情过激的观点和词句。

参考答案 

第一题 

分析:对于这道题目的解答,戴斌老师认为关键是看争议焦点的确定问题,本题的主要参考材料应该是集中在第六和第七个材料中所反映的两种态度倾向。而考生在回答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时,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怒江适不适合通过开发水电资源这种方式来发展经济。但在这里,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留意的是,不能认为争议的焦点是“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因为从原材料中,争议的双方都没有反对“开发”,也没有反对“保护”。双方只是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案”有明显的争议而已。 

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材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问题。对此,我国各界人士之间存在重大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是: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对者认为,修建水坝首先会带来泥沙淤积、污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水库移民。从我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部分地方由于缺乏对水电项目可行性的反复论证,使得目前尚有近千万的水库移民生活在贫困当中,许多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水电资源的开发中直接受益。而支持者们认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适合发展水电,而且怒江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当地群众波且希望脱离贫困,水电工程不仅可以带来就业机会,促进财政增收,有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而且当地水电资源的对外输出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发水电资源虽不是唯一的致富途径,却是目前一项可实施的重要脱贫方案。同时开发怒江将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第二题 

分析:实际上这一题仍然是属于概述题这一范畴,考完这次国考后,我以前的很多学生都在博客或邮件中留言问:“戴斌老师,什么叫“启示”呢?究竟是写原因,还是写对策呢?”对此,戴斌老师的观点是倾向于写对策。通俗地讲,我们大概常常会说:“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这里,我们大概就能明白这道题目实际上就是我们以前的“写对策”这种老题型的一种变形。当然,以“启示”这个词作为切入点,比单纯地要求写对策,确实从含义上来说,丰富了许多。考生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写这个问题。   

而谈到启示,这里考生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写。从材料看,首先的角度是,漫湾水电站的开发过程中,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但社会效益没有体现出来,政府财政收益了,但对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不足,甚至其生活水平还有所下降。其次,水电工程并没有为当地群众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没有给群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田纳西河的治理给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个就业机会。再次,漫湾水电站的开发没有带动当地其他经济行业的发展,没有能改变当地原有的落发发展模式,没有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质的变化,而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后,当地各个行业都被带动起来,当地的贫困面貌得以获得根本性的改变。第四个角度是,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不是片面地局限于“修建水坝”,而是全方位的治理。   

考生只要按照上述几个角度展开自己的答案即可,具体的表述方式,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字表达习惯。戴老师认为由于申论是主观化的评卷,并没有模式化的“固定答案”,考生只要是结合材料的分析角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从漫湾水电站的开发和田纳西河的治理流域的治理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水电开发不应该是片面的,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应该努力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及社会矛盾。我们也不能只注重近期收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应该致力于改变库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水电工程除了要为国家财政带来收益外,还应该增加就业机会,为当地群众寻求实现自身发展的出路。 

 第三题 (行政执法类)

 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参照系”的变化问题。这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非洲难民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两者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决定了两者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落脚点是不一样的。这里,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实际上是隐讳地表达了一个观点是,不能用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和环保观念来要求和衡量不发达国家的环保事业。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提到的,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发达国家需要首先解决的是人民的生存问题,其次才能考虑发展,尤其是长远的发展问题。试问一个国家如果连“现在”都还“没有”,又何来“未来”的考虑呢?对于这个点,新东方的戴老师认为,核心要点还是要对这番话持正面的肯定的态度去谈论,因为从实际国情出发去看待社会问题是一个正确的符合哲学观点的看法,所以值得我们去肯定它。

 答案:  G所长认为,一个国家环保政策的合理与否,应从其实际国情出发去衡量。国家间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了环保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和环保观念来要求和衡量不发达国家的环保事业。因为事物总是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许多不发达国家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人民生存问题,其次才是长远发展问题。结合国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地推行环保,在经济发展和环保间寻求协调方为上策。

分析:这是一道公文写作题,但这次国家公务员考试明显考虑到了考生对公文格式不熟悉的问题,在题目要求中明确写明“不考虑行文格式”。在答复时,关键是定一个“基调”,究竟是以“肯定”为主,还是以“批驳”为主,从材料中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来看,戴斌老师建议考生还是以“批驳为主,部分肯定”为辅,因为原文中C主编提出的意见大部分内容还是有失偏颇的。  

 建议考生从以下角度展开答题: 

1) 答复中提到“原生态江河”的定义是什么,因为目前“原生态江河”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尚有争议,更没有官方的说法。

 2) 其次,即使定义确定了,怒江是不是一条原生态江河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材料中无法确定怒江是不是一条原生态江河。(这里我们引入一些背景材料:在怒江的支流实际上已经建了许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在怒江的干流的上游,西藏境内的比如县,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建了一个水电站。在怒江的下游,进入了缅甸境内,叫萨尔温江,现在已经开工在建一个大型的水电站。) 

3 C主编认为的对怒江“不予开发”就可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标,这个观点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合理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 

4) 西方发达国家停止了水电开发,与我国是否停止水电开发,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 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是不一样的。                                               

分析: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说开去”这种文体,建议广大考生不要一味地使用“三段论”式的策论文章,这里比较提倡回归议论文的本质,提倡使用新的申论写作手法,即之前戴老 师已经提出“探究式申论文体”的写作手法。                                                         

参考范文:                                                                                  

 在“保护”与“开发”间徘徊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自改革开放以来,环保问题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沉重话题。以我国西南部的怒江为例,在支持水电开发和反对水电开发之间一直存在着众多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老百姓的脱贫问题、泥石流和地震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能源战略等相关问题上。在这场争论当中,我们不断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徘徊着,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们一起来看看双方争议的焦点所在:“建坝”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反对者们列举了“建坝”后将出现的污水问题和泥沙淤积问题,说明“建坝”是不可行的。而支持者则认为,如果不进行开发,当地的群众无法脱贫而继续维持“刀耕火种”式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同样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支持者们认为只有当地老百姓不需要刀耕火种来维持正常生存,怒江的环境保护才能进行,才能可持续发展。这里戴斌老师认为矛盾的关键在于,是否必须使用“建坝”这种方式来实现怒江流域的发展。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

支持者们的观点无疑是对的,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政府可划拨的财政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完全不开发的情况下,实现怒江环境的保护。而且国外的发达国家的案例常常是不完全具有可比性,因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技术上、管理的科学性上、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完全按照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去实施社会发展的规划。    说到这里,戴老师不禁要问,我们真的只能牺牲环境去换取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反对“建坝”的声音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因为“建坝”所带来污水、泥沙淤积等生态问题,我们不容回避,“建坝”后的移民安置问题同样要高度重视。那么我们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呢?关键在于我们的管理者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成立专家小组的方式,对怒江的生态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论证,合理地统筹怒江的发展规划,同时广开言路,征询广大专家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因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发展是需要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则不达”。保护也是需要的,但不能片面地保守地认为保护就是“不作改变”,因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停滞”所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危险。  第四题  可承受未必可接受――从我国听证制度说开去  参考范文:  现今,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听证制度已日益成为当今我国立法程序和行政程序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价格领域。在1998年,我国《价格法》首次将听证制度引入我国价格决策过程,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定价、政府定价时,应举行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的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从这几年价格听证制度的具体实施来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价格听证都是关于涨价的,而涨价的理由也几乎都千篇一律,最核心的、似乎是无可反驳的一条就是“价格的升幅在人民群众收入的可承受范围”。但我们不禁要问:“价格的升幅在可承受范围就一定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吗?”“老百姓可以承受这个价格就代表可以接受这个价格吗?”答案当然是,未必。因此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听证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为在所有的价格调整里,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能说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就要多赚一点。如果老百姓收入的增长,是要带动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带动物价的上涨。因此,笔者认为价格的调整不应与经济直接挂钩,而应重拾“价值规律”的精神和原则,对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合的产品或服务,就要对其价格进行调整。说到这里,就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听证的目的是为了作出合理的价格调整。而价格调整就有调高和调低两种可能。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有降价的听证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其市场经济如何得完善,都必定存在某些商品价格不符合价值的情况,价格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方面,尤其是价格形成机制上还存在着不足,这也是价格听证制度需要存在的重要原因。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国家不可能只存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形,是必然存在价格高于价值的情形。如果价格听证制度只听证涨价而不听证降价,那么就等于价格听证制度只发挥了其一半的效用,这与我国引进该制度初衷是违背的。回顾听证制度的发展历程,诚然,如能源价格升高带来的煤气价格听证、出租车价格听证,其最后获得涨价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值得支持。但我们也要看到,如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导致的高通信费、高电价是否也应该在听证制度的范围内呢?听证的结果除了让老百姓多掏钱外,能否出现让老百姓少掏钱的情况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关键是谁来捅破这张窗户纸呢?让政府来要求降价吗?这似乎是可以实施的一个对策,但我们不可以忘记,政府主要作用是要调整市场,而不是控制市场。在听证制度中,政府是“裁判员”,但如果让政府在作为“裁判员”的同时,再要充当“运动员”的角色去主动要求降价,是不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公平的。那么让老百姓自己去吗?似乎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作为利益关系人,老百姓应该自己站出来,因为降价后的受益者是老百姓。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老百姓可是一个很大群体,谁来向听证会提出降价的要求呢?所有的老百姓都可能去听证会吗?当然不能。那么这就需要在老百姓这个群体中找到一些代表去参加听证会。那么谁最能代表老百姓去提出降价的要求并参加听证会呢?答案是确定的,有一类人是最能代表老百姓,那就是我国的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无论从民意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由人大代表来代表群众提出降价要求是最合适的。而一旦降价的听证会能够与涨价的听证会一样被广泛地接受,听证制度才能完全发挥其效用,成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金钥匙”,使价格的调整更趋合理,让“可承受”的价格变动真正成为“可接受”的价格变动。

第五题、(综合管理类)  分析:解答这道题目时,考生一定要留意“答复”的含义所在,虽然题目要求取消了对公文格式和语言的限制。但是就答复而言,其内容也是有“限制”的,通俗地说,就是要回答行政相对人的问题,而且是要针对行政相对人的问题逐条地回答,答复必须要明确,简洁,有针对性。但从材料11的内容来看,宏观来说,是一个“笼统式”的答复,行政相对人的问题都没有针对性地提到和解答,即在实际行政工作中,这种答复是不合格。因为行政机关“答复”行政相对人,目的是要“消除”其疑问,而不是继续“保持”其疑问。

考场上,考生的具体的修改方案可能会五花八门,这里戴斌老师总结一下,大致可以有以下答题思路,考生从可以选取部分思路进行作答:   

(一)关于材料6原文中政协委员A先生所说的“有什么根据认为建水坝就可以提高怒江老百姓的生活?这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可以补充答复如下:怒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衡量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证明建水坝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兼顾环境保护、移民就业等问题,方能得到全面解决。   

(二)关于材料6原文中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所说的“全国1600万水库移民现在仍有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这1000万贫困移民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怒江建坝就能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水库移民的脱贫问题实际上一个长期的过程,怒江建坝只是帮助库区人民脱贫的其中一项对策,而不是全部。   

(三)关于材料6原文中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所说的“如果只看到了一个季节的怒江,而且根据几天的考察就认为老百姓不能在那里生活是欠缺考虑。”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在怒江建坝和水库移民的问题,我们将加大调研力度,在做行政决策前将派专家小组对怒江流域进行长期的深入调研后,论证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必要性后再做初步的审批方案,同时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将审批方案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针对材料6原文中著名环保人士C主编谈到的怒江作为一条“原生态江河”问题的保护方案和西方发达国家停止了水电开发的案例。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关于“原生态江河”目前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也没有公认的定义和官方说法。暂时也无法怒江是不是一条“原生态江河”。 C主编认为的对怒江“不予开发”就可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标,这个观点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合理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至于西方发达国家停止了水电开发的案例,与我国是否停止水电开发,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是不一样的。我部门将按照怒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和保护方案。(这里我们引入一些背景材料:在怒江的支流实际上已经建了许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在怒江的干流的上游,西藏境内的比如县,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建了一个水电站。在怒江的下游,进入了缅甸境内,叫萨尔温江,现在已经开工在建一个大型的水电站。)  

(五)针对环保专家D教授认为,不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就贸然施工带来重大损失的现象。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在实际的保护开发过程中,确实存在少数地方政府部门在履行行政审批职能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我部门将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严格审批。                                                         

 第六题、(综合管理类)                                                         

 分析:本题与之前的“说开去”文体不同,其属于开放性命题文章,考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论证。                                                                         

 参考范文:  效益与环境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是21世纪中国给予世界的一个承诺,也是给中华民族以及我们的炎黄子孙的一个 承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供需紧张的资源约束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能源利用率低效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近年出现的电力、石油、煤炭紧张状况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预警:现有资源已经难以承受经济快速发展之重,我们的生存环境越发“退化”。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家园是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向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之路势在必行,而且是解决当前能源紧缺、减少污染与改善环境的最好途径。今天,在我们大谈GDP时,却很少有人想到 绿色GDP,很多企业确定了自己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却很少引导企业把自己的发展战略、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联系到一起,企业很少借助高新技术成果来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当他们看到这样的数据时,也该换一种思维了。“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4%,

而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占到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5%,而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如果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就要超过30亿吨,石油消费70%靠进口。城市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情况更不容乐观。    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点就在于对效益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在单纯的获利者看来,改善环境就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其实不然。“好的环境不光是免费的”,更是能创造出无限的“效益与财富”,因为“阳光、空气、水源”是人类维持生命最重要的元素。  

 有效解决效益与环境的“矛盾”,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来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是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差别电价等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实施节能工程和水污染处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减排工程。  

 三是加快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制定、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限期整改、经济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四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行动。  

 五是,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科研资金,加大节能减排的科技攻关力度,推进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

  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废弃、效率低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资源最优利用、循环利用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七是把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循环经济的实现情况以及当地环境保护情况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体系;   

八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来。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广泛的新闻宣传,使全社会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九是要大力加强替代性能源的研究,缓解对碳资源的依赖性,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要“酸雨毒雾”还是“蓝天碧水”,是只要单纯的经济指标,还是绿色经济指标,是当前中国人必须认真面对的两个问题,惟有妥善解决低度资源消耗、适度消费,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环境友好与生态文明大发展,才有机会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top: 80E�U;lx&����px; z-index: 59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

能源和资源总需求迅速

扩大,供需紧张的资源约束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能源利用率低效

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近年出现的电力、石油、煤炭紧张状况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预警:现

有资源已经难以承受经济快速发展之重,

我们的生存环境越发“退化”。

因此,

合理开发、

利用、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家园是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建

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向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之路势在必行,

而且是解决当前能源

紧缺、减少污染与改善环境的最好途径。

 

 

 

今天,在我们大谈

GDP

时,却很少有人想到

 

绿色

GDP

,很多企业确定了自己长远的

经济发展目标,却很少引导企业把自己的发展战略、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联系到一起,企

业很少借助高新技术成果来减少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

当他们看

到这样的数据时,

也该换一种思维了。

“2004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

4.4

%,

欢迎关注上海华智公考微信号(witsunhz),或扫码领取该项目备考资料!
7天免费畅学卡
 课程推荐
 加入学习小分队
微信扫一扫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400-821-0721
  • 杨浦
    杨浦学习中心
    电话: 021-65650586
    地址: 杨浦区国定路335号三号湾三号楼7层
    客服微信

    桂老师

    15921932258

    客服微信

    李老师

    13585512509

    客服微信

    刘老师

    17717222736

  • 徐汇
    徐汇学习中心
    电话: 021-64268056
    地址: 徐汇区华山路2088号汇银广场南楼6楼
    客服微信

    汪老师

    13391256779

    客服微信

    王老师

    13585512605

    客服微信

    周老师

    19916744766

    客服微信

    李老师

    13764201540

  • 松江
    松江学习中心
    电话: 021-57709496
    地址: 松江区文汇路955号文汇新天地3楼
    客服微信

    吴老师

    18001770796

    客服微信

    于老师

    19946127488

    客服微信

    樊老师

    18917874588

  • 浦东
    浦东学习中心
    电话: 021-50888391
    地址: 浦东新区沪南公路9875号润业大厦5楼
    客服微信

    陈老师

    18117127207

    客服微信

    童老师

    18321250548

    客服微信

    张老师

    18017809371

    客服微信

    廖老师

    17701706182

  • 嘉定
    嘉定学习中心
    电话: 021-59949686
    地址: 嘉定区博乐路85号102室
    客服微信

    陈老师

    13918156994

    客服微信

    周老师

    15000167376

  • 崇明
    崇明学习中心
    电话: 021-69488065
    地址: 崇明区城桥镇八一路733号
    客服微信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客服微信

    章老师

    18016289781

  • 青浦
    青浦学习中心
    电话: 021-59860081
    地址: 青浦区浦仓路498号
    客服微信

    宁老师

    19946094266

    客服微信

    张老师

    18049795126


Copyright©2003-2024 上海杨浦区华智进修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105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