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让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内涝之困。专家建议,内涝敲响了警钟,必须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发展观念,纠正“重建设轻维护”的市政管理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7月22日 《新京报》)
学界和规划、建设部门的从业人士早已达成共识,大小城市频频出现“看海”的奇景,主要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而已建成排水设施的执行标准普遍偏低。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理想的目标固然美好,但十年之期太久。况且,这十年之期,从哪一年开始着手行动?各城市、各区域实施日程表如何确定?十年之后仍不理想又该谁来担责?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要做就从给市民一本有关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和降水的“明白账”开始。城市现有排水的标准是怎样的,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排涝能力的上限是多少,导致严重积水的极端天气降水有多大,类似的极端天气发生概率有多大,以及应对极端天气,排水系统建设标准需要提高多少、成本要增加多少,等等。把这些关键数据列出来,公众自然会弄清楚,暴雨淹城的成因,应该归咎于极端天气还是薄弱的城市建设。在规划建设部门清晰的“演算”下,公众也会明白,即使现在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无法“一步到台口”,以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建设能力,与完善的排水系统相约的日期也清晰可见。
这样一本“明白账”,是化解百姓疑惑最有说服力的途径,是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总结、完善自身工作的必要方法,也是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愿景达成的明细日程表。
虽然,深藏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既无法获得地上工程的形象加分,又无法获得地上工程从商业开发中衍生出的经济收益,却是对政府执政为民决心的最大考验。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只是“画饼”,更要给出详细的“制作”步骤与方法。
欢迎关注上海华智公考微信号(witsunhz),或扫码领取该项目备考资料!